Show More

Materials

Services

活動

設備

Find
for your next project

Online version read now
HKBL2023-Cover


最新 消息

Eco Expo Asia 2023

Eco Expo Asia 2023 to introduce five new pavilions from Hong Kong, Macao and Mainland China Eco Expo Asia 2023 will be held at the AsiaWorld-Expo in Hong Kong from […]

SIBT & SSHT 2023

SIBT, SSHT and Parking China return to build an efficient platform for cross-industry exchange     Shanghai Intelligent Building Technology (SIBT), Shanghai Smart Home Technology (SSHT), Parking China (PKC) and […]

香港建築師學會新聞稿

對於近日香港因極端天氣情況而發生近140年以來最大的暴雨及水浸,香港建築師學會深表關注。 本會過去曾多次就如何加強在基建及建築工程上就碳中和、可持續發展及應對氣候變化等議題上提供意見。近年,地球暖化引致極端天氣在世界各地愈見頻繁,而本港過去兩天破紀錄連續16小時的暴雨,顯示香港急需對策以面對極端天氣引致的災害。極端天氣包括酷熱、暴風雨、旱災、海平面上升等等,影響遍及全球,香港未能獨善其身。 因此,本會有以下建議: 1)    香港的城市發展應著力提高各項建設對極端天氣變化的靭性。除了提升基建工程上對硬件要求,政策上應把建築環境設計和相關配套,整體考慮規劃,修改及/或制定條例,令香港邁向可承受長遠環境變化的「碳中和城市」。 2)    短期來說,對於因極端天氣而引致的意外個案,應成立相關專責小組,檢討個案,加以改善。例如:建議考慮製訂危急時疏導水浸或應付突發洪潮的措施,改善引致排水系統淤塞設施,加強垃圾清理等。對於臨海,低窪地區及鄰近河道地帶等的現有建築環境作出風險評估及檢視,針對減輕、適應、韌性等方面作出相應對策。 3)    長遠而言,有關設計方向:城市規劃設計上應推動多利用自然地形及公共開放空間兼作防洪屏障的多用途使用。政府在新設的氣候變化專員領導下,各部門應加強内部統籌及共識,制定跨部門的政策方針,合力達成 2050 年碳中和的目標承諾。 4)    在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人工島等新發展區,應盡量鼓勵、催生及立例採用碳中和的設計。所有相關過時的建築環境設計標準及法規,應加以審查及修改,以配合碳中和設計應用。 5)    香港建築師學會的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委員會近年做了不少研究工作,希望能提高香港未來的建築在環保方面的質素,協助教育及推動市民的行為改變。本會樂意與政府及社會各方攜手共同研究,面對未來氣候變化的挑戰。 香港建築師學會 2023年9月10日

影片 分享

Building What's Next Starts with Smarter Construction
M+ Museum Building Completed
BFA Barrier Free Access Solution
Schotten & Hansen Showroom
zh_HK香港中文